寶豐能源宣佈擬規劃建設年產400萬噸煤制烯烴示範等項目,總投資673億元,預計2023年建成;該項目佔現有全國產能的36%,從環保政策以及融資角度看,仍存在諸多風險
寶豐能源擬673億元投建煤制烯烴項目;包鋼股份:2021年計劃實現利潤總額24億元;習近平:加快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
應嚴格守住電解鋁產能“天花板”,鼓勵電解鋁產能向可再生電力富集地區轉移,減少煤炭消耗,同時提升中國再生鋁產業水平
在葛紅林看來,有色金屬價格短期大幅拉昇,透支了未來的行情,難以持續,未來將逐步迴歸基本面
*ST藏格實際控制人肖永明所持約2.17億股將被司法拍賣;河鋼股份收到河鋼唐鋼資產轉讓款50億元;中國宏橋2020年淨利同比增72.2%
2020年鋁價前低後高,中國宏橋電解鋁平均售價同比增長,期內生產成本、財務費用等有所下降
上交所首批碳中和綠色債券募資總額130億元,募資方主要為電力央企,募資額達到100億,佔比近77%
苗圩委員:緩解電動車“里程焦慮”及“進小區”難 ;2021年繼續推進民航、港口等交通行業降費;2021年要用改革辦法降成本 繼續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
未來中國將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、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,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峯值
業內專家分析稱,“用改革辦法”意味着,下一步要繼續完善市場機制,通過市場機制降低用電成本;同時要繼續清理“轉供電”環節加價,將降電價紅利落到實處
湖北省“十四五”期間首個特高壓工程開工;寶豐能源2020年淨利增兩成;隆基股份16億元收購森特股份股權;國家能源集團雲南公司前2月發電量創9年同期新高
市場規則不統一、政府幹預過多、無法形成市場機制、缺少法律基礎支撐、企業信息不透明等問題,為當前碳市場建設增加了操作難度
青山控股簽訂供應大單,並預計2021年將生產鎳當量60萬噸,鎳供過於求預期增強,期貨價格大幅下挫
擔任中煤集團“一把手”五年半之久的李延江到齡退休,新任董事長王樹東來自電力央企
國家電網完成魯能集團全部股權無償劃轉;國內成品油價“八連漲”;大秦線2月貨運量同比增長45.3%
鑑於經濟增長,中煤協預計未來五年煤炭需求仍有增長空間,產量、消費量或較2020年增長5%-6%。煤炭行業集中度亦將提高,產能進一步向大礦、大企業集中
青海新能源發電量首超水電 成第一大電源;2021年全球碳排放量將進一步上升;李書福代表:建議允許電動汽車通過鐵路運輸
以2019年年度業績計算,天山股份收購四家水泥企業後合併營收為1690.22億元,超過了海螺水泥的營收1570.30億元
陝西可可蓋煤礦建設項目近日通過國家礦山安監局的安全核准,該礦為年產1000萬噸的特大型煤礦。2016年以來,國內新建煤礦實行減量置換,獲批煤礦以特大型礦為主,區域集中在晉、陝、蒙、新四地
2021年春節前,長慶油田生產運行處處長、總調度長唐鑫被帶走調查,此前任長慶油田採油六廠廠長
特變電工88億元投建10萬噸多晶硅項目;“衝刺”能耗雙控目標 內蒙古嚴控挖幣等高能行業產業規模;廣晟有色擬13.37億元投建釹鐵硼永磁材料項目
“十四五”期間,國家電網將加大特高壓投資,新增的跨區輸電通道將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
內蒙下發能耗雙控徵求意見稿,計劃從2021年開始,不再審批焦炭、電石、聚氯乙烯、鋼鐵、電解鋁等項目
長治百萬千瓦項目,是國內首條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的配套電源,該項目較輸電工程滯後12年;項目建成後或將提高該特高壓線路的利用率
去年全國粗鋼產量調至10.65億噸 同比增7%;保利協鑫擬建新顆粒硅項目 總投資180億元;山西首台特高壓百萬機組併網